一、紫外线消毒器消毒装置的发展
1、紫外线灯管。 早期是适用于小规模水消毒处理的常规低压紫外灯;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了所有灯管类型中紫外线发射能量zui强的中压紫外灯,中压紫外线消毒器的出现使大规模水处理应用紫外线消毒器设备成为可能;90年代末又出现了低压高强紫外灯,可作为常规低压紫外灯和中压灯消毒技术应用的过渡或备选,低压紫外线消毒器系统和中压紫外线消毒器系统为水处理厂提供适合各种情况的zui佳消毒方案,低压灯管使用寿命也从早期的1000h-3000h提高到8000h-12000h左右。
2、清洗方式。 接触式消毒装置无法避免灯管的结垢,需频繁的清洗。zui早采用人工清洗液化学清洗的方式,工人劳动强度非常大;随后发明了机械清洗方式,减轻了清洗工作量,90年代中期发明的机械化学式灯管自动清洗装置,完全取代了人工清洗液化学清洗方式,大大降低了消毒系统的维护需求和劳动强度。
二、明渠式污水紫外线消毒器系统的型式
目前全球安装使用的污水紫外线消毒器系统95%以上采用20世纪80年代发明的明渠式污水紫外线消毒器系统,该明渠式污水紫外线消毒器系统将若干独立的紫外灯模块安装在开放的明渠中,水流靠重力流经明渠式污水紫外线消毒器装置,在明渠可直接插入或取出紫外灯模块进行维护检修。
1、灯管排布形式
紫外消毒器中灯管的排布可分为顺流式和横流式。顺流式指的是灯管彼此平行且与水流方向平行,而横流式排布灯管彼此平行但与水流方向垂直。90%的城市水处理紫外线消毒系统采用顺流式,这主要是由于横流式不利于流体形成理想的均匀流动,紫外能量浪费较大,在灯管和渠壁或水面间容易形成消毒短流区,使通过的微生物得不到足够的紫外照射剂量而影响消毒效果。简单来说,如果短流区的容积占总消毒容积的1%,那么该消毒系统所能达到的消毒效果为99%,二级生化处理的出水中大肠菌群含量一般在106—107个/L, 要达到104个/L的国家标准就会有困难。
2、紫外灯管的类型
目前污水紫外线消毒系统中常用的紫外灯管有:低压灯(LP)、低压高输出灯(LPHO,又称作低压高强灯)和中压灯(MP)。
中压灯是所有紫外灯中单根灯管紫外能输出zui高的,因此中压紫外线消毒器可以用很少的灯管数量达到消毒效果,中压紫外线消毒器价格成本低,占地zui少,可以大大减少设备与征地、土建等投资,具有规模效益,比较适合于大型城市水处理厂的消毒处理,特别是用地紧张的水处理厂。另外由于中压灯光强zui强,穿透力高,所以比较适合低质水的消毒处理。当然,中压灯的光电转换效率较低,电耗较高,但由于灯管数目很少,灯管更换费用较低。一个设计优良的紫外线消毒系统的运行维护费用主要是电费和灯管更换费用。灯管数量减少,可减少与灯管数量相关部件的更换数量和费用。总而言之,处理相同水量时中压紫外线消毒器价格远低于低压紫外线消毒器价格。
各类灯管的适用范围只具有参考意义,水处理厂应结合实际和特殊情况对不同灯管类型的紫外线消毒器系统进行全面详细的可行性和技术经济比较,选用适合的方案。在方案比较时,还应全面考虑占地、土建、辅助设备设施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对紫外线消毒器价格的影响。